【资料图】

日前,长沙、三亚等地交通运输部门,相继发布网约车饱和预警,提醒当地网约车单车日均接单量不足10单,由此暂停受理网约车运输新增业务。在出行市场逐步恢复的当下,多地对网约车发展按下“暂停键”,引发社会广泛关注。  网约车的备受瞩目有其现实基础。一方面,平台经济加快普及,叠加网约车司机工作时间相对自由,使得近年来网约车营运规模快速壮大。据交通部统计,截至今年5月31日,全国共有313家网约车平台公司取得网约车平台经营许可,各地共发放网约车驾驶员证558.4万本、车辆运输证235.7万本。另一方面,网约车在发展过程中伴生的乘客安全保护、市场公平竞争等问题,一直是舆论场上的热点话题。网约车行业如何高质量发展,各方都在积极努力探索。  作为与亿万人息息相关的公共服务产品,在政府有关部门的积极引导和规范下,网约车已经做到了既符合时代进步的要求,又有效保障群众出行便利。去年以来,网约车行业更是成为一个巨大的就业“蓄水池”,吸纳了庞大的灵活就业人群加入,这其中有一部分人把网约车作为过渡性就业的首选。从这方面来看,在整个经济形势逐渐好转的过程中,网约车对就业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。这也提醒我们,网约车的发展不能走回头路,必须沿着高质量发展的道路继续前行。  应该说,部分地方发布网约车饱和预警,是有关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做出的抉择,是为了解决当地网约车行业供需矛盾,也是对当地网约车发展的有效引导。尽管整个行业是否已经处于或趋近饱和状态,不能以偏概全仅以少数地方的市场情况来衡量整个市场的情况,但也不能一概而论用整个市场的情况来判断局地市场的情况,而是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。在我国,各地的发展条件和资源禀赋差异性较大,构建与不同地区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发展模式,也是我国经济的一个显著特点。部分地方发布网约车饱和预警,正是因地制宜之举,大可不必由此引发对整个行业是否饱和的担忧。但一个事实是不可忽视的——个别聚合平台降低司机准入门槛,导致“水池”的水量一时激增;压低单价,影响一些司机的收入,引发了部分司机的不满。  我们要相信监管会充分发挥作用。此次对多地网约车按下“暂停键”的广泛关注背后,是人们对网约车这一新业态健康有序发展的殷切期待。判断是否饱和,单车日均接单量并非唯一标准,大量兼职司机在一定程度上拉低了行业的平均运单量,相比于此,衡量高活司机的单个小时营业收入的增减,或许更能精准反映市场饱和度。面对新情况新挑战,相关部门在加强市场信息动态监测、及时发布行业风险预警的同时,也要合理把握网约车运力规模,通过制定服务质量评测等规则,让服务质量更胜一筹的企业脱颖而出,能更好满足个性化、多元化的出行需求,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。  发展中的问题,要在发展中解决。作为公共出行的组成部分,网约车已成为城市交通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。做好司机准入把关、加强司乘安全保护、提高司机权益保障,才能让人们对网约车行业的诸多担心变成安心,让企业、司机、用户都能从网约车的健康发展中受益得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