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相关资料图)
本文作者:李青林品牌商务对接联系:李青林(微信:1750259932)
社群主理:七仔(微信:Ang7qi)当第一家经销商被品牌用高额任务捆绑的时候,我们都在看热闹,直到更多的经销商被品牌捆绑,此时大家都没有了退路。-01-
我的库房装不下了5月初,一位冰淇淋经销商在微信中向我吐槽,说自己的库房装满了某品牌的货,但因为种种原因今年的动销特别慢,以至于一季度的库存还没有消化,5月份又要面临新的打款。众所周知2023年的冰淇淋行情似乎开局不顺,先是起伏不定的气温让旺季的到来一再推迟,紧接着行业的内卷,让客户低价抛售,利润一降再降,但消费者似乎并不买账,即便是便宜卖,也没有人为了吃冰淇淋而吃冰淇淋。毕竟这不是个必需品,甚至不如奶茶吸引人。就这样,冰淇淋经销商在没有天时地利人和的境况下,依旧面临企业的高额任务。有人说,企业不讲武德,明知市场不好还要不断地压榨经销商。但事实上企业也很无奈,因为如果不压货,不回款,就意味着当年的营收会受到影响,毕竟在全国市场上来看,还是有一些卖的不错的地区。比如淄博,有经销商反映其已经提前完成了上半年的任务,形势一片大好,前景一片光明。所以企业不能停产,既要钱生产又要给市场充足的产品,以防被竞品吞噬市场,于是压力都给到了经销商,尤其是专属经销商和大客户。业务员从白天做到黑夜,经销商的茶叶都快喝空了,表面上哥俩好,暗地里却互相吐槽。这就是现实。博弈的最后没有赢家,经销商凑钱打款,也有人提前下桌不玩了。品牌拿钱发货,但如何让市场更好的消化产品,提高产品销售周转率这件事,没有人来解决。因为市场行为不是任何一方能够左右的。-02-
一条街上3家店,我不会卖了2023年,中国冰淇淋行业市场规模超过1700亿元,老品牌推新升级,新品牌跨界创新,为市场带来了更多的高端化冰淇淋产品。在渠道端,各种冰淇淋家批店如雨后春笋般的成长,从地区向全国,从单店向连锁发展,如今一些地级市的家批店数量甚至超过当地的夫妻老婆店。然而,数量过于饱和成为家批店的现状。前不久,全食在线采访了多位家批店老板,发布了一篇“冰淇淋家批店深陷内卷泥潭,今年将迎来生死局”的文章,在网络上迅速传播,近100名经销商纷纷通过微信来反映自己的情况。事实上,冰淇淋家批店疯狂生长在中国市场并不意外,甚至可以说是意料之中。因为在我们的意识里,快速复制成功人的模式才是成功的捷径,就和短视频一样,专家们会告诉你模仿大号的内容,甚至照搬文案,就可以迅速出圈,获得流量。跟风对于我们来说是抓住机遇的根源。即便在今天,依旧有人问我我想开一家冰淇淋家批店可以吗?我说你的优势是啥?他答道:“买10送2可以吗?”我也不知道,我只知道一支也批发,进店就送礼,充值就返利的模式也仅能平衡收支。冰淇淋家批店所面临的问题不是如何卖产品的问题,而是如何打破内卷。对于一个非高频必需品的产品,一条街上开3家的确有些残忍,毕竟流量有限,优惠再大也没有用。六月份就好了,面对经销商的忧虑,我只能这样回答,但六月真的能好吗?看天吧。-03-
每一天都像在梭哈赌,是冰淇淋经销商当下的真实写照。赌厂家不会增加任务,赌终端动销不会变得更差。当把希望寄予运气的时候,已经输了。但不这样,又能怎么办呢?每一天都像在梭哈,这就是2023年冰品经销商的日常。两天前,一位湖北的经销商找我聊天,他说自己这一摊生意可能熬不过今年了,想想有没有什么好的机遇转型。在冰品行业努力多年,却换来这个下场,的确令人惋惜,虽然是个例,但今年冰淇淋经销商日子不好过却不是个例。上有厂家每月、每季度的任务,中间还有团队养活,下面还有终端客户需要维护,但截止到今天,冰淇淋在全国的动销依旧不及当年。前几天在广州出差,顺便走访了一些终端门店,发现冰柜里冰淇淋种类很多,但并没有空缺的,这意味着现在很少有消费者购买。以往5月的广州已经很热了,但今年是个例外,早上穿短袖还会冷,时不时地下场雨,空气潮湿,也就没有了吃冰的欲望。但在商业区,奶茶店里坐满了年轻人,路上的大叔也喝着手打柠檬茶,而这一天只是很普通的一个工作日。诚然冰淇淋固然有市场,但最近没有,至少与以往同期相比,销售断崖式下跌。经销商们也找不到原因,因为原因是多方面的。毕竟天气没人能管,内卷也不是一天就能消失,消费者不吃也没办法。5月11日,一位来自县城的朋友咨询。“您好,我想在我们小地方开一家冰淇淋批发店,这地方目前没有。”“可以,你开吧。”谁都知道,一旦成功一家,就会有无数家冒出来,很快这个空白市场就会被家批店席卷,内卷也将到来。-04-
希望冰淇淋行业的发展不是靠任何一方,而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。但这本身就是一个悖论,因为没有人愿意牺牲自己的利益而顾全大局,就和砸价窜货一样,都知道结果,但都在做,因为你不做别人也在做。要死一起死。这种破釜沉舟的决心,恰恰是希望的开始。行业洗牌迫在眉睫,拿家批店来说,2023年必然有人倒下,但留下来的一定将成为行业的代表。回到经销商身上,不要过于担忧外部环境,而是要提升自己,打造更好的团队,拥有更快的物流,手握更优的渠道,而这些都将成为你与品牌谈判的筹码。当下的市场,没有谁离不开谁,经销商也不再是品牌的搬运工,而是市场的助推器。我们可以发现那些大商从来没有为环境的变化而担忧,也不会被品牌疯狂的任务而捆绑。最后回到品牌身上,通过给经销商强压任务而获得增长本身就是自嗨。、虽然你收到了钱,做出了好看的报表,但货并没有流通到市场里,而是推在经销商的库房里。而品牌所透支的信用,和信用卡一样,迟早要还的,而且还带利息。2023,冰淇淋经销商很难,但还是要坚持。